万民商城-为什么我说通证经济可以完美解决假货问题
虽然互联网极大增加了信息的传播和透明度,但是卖方还是比消费者掌握着更多的某一商品信息,在利益的驱使下(造假者可以获得的利益大于成本,根源就是利益),卖方以次充好。而消费者由于无法区别正品还是次品,只能按照市场价格来做出判断,选择所谓的“性价比”,从而导致正品卖不出去,劣质产品逐渐占领市场。
另外,虽然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消费市场正逐渐由“数量大”向“质量高”转变,但是这只是普遍趋势,趋势中依然有着很多的低收入人群,他们迫于自身的消费水平,只好退而求其次地放弃正品。
为了使消费者放心消费,企业也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如为产品提供可溯源信息,设计防伪标识。
溯源和防伪是两个概念:
溯源是一个能够连接产品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各个环节的生产控制系统,能够对产品进行正向、逆向、不定向的追踪管理,实现产品来源可查询、去向可追踪,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防伪是一种用于识别真伪并防止伪造、变造、克隆行为的技术手段,从而帮助消费者进行真伪鉴别。
也只有将溯源和防伪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保证商品的真实可信。而区块链技术具有这两个方面的天然基因。相较于传统的溯源防伪,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密码学以及智能合约这些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及可追溯等特点,恰恰契合了传统商品溯源防伪的需求。
虽然区块链技术在商品溯源领域受到青睐,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打造一个区块链溯源系统是为了建设一套数字去信任化体系。
比如农产品溯源。农产品溯源来自于安全问题,因为我们已经对农产品产地、农药残留、安全、品质等问题失去了信任,溯源则是为了重新建立这种信任。
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建立区块链项目不过是为溯源而溯源,其最大的依仗便是数据上链。但是我们必须关注现实,国内农牧业发展大多还是粗放型,很难实现数据自动化采集,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区块链溯源可能要依赖于人或部分需要人参与。而一旦有人参与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各节点 / 农民为什么要配合你来上链?溯源数据会不会因为利益冲突而出现仿造?商品包装上的 RFID 设备可不可以替代?也就是说,这种区块链溯源存在两个问题:数据上链因为人的因素无法保证真实,溯源二维码可以攻击,比如套牌、篡改地址等。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区块链上数字可信,是源于一对一的实物映射,还是来源于代码?
因此单纯的区块链技术并非一个好的溯源系统,需要通证经济的升级:通证本身就是产品、原料、商品类资产,可与实物产生映射,上链数据除了存储和追溯,更要进一步形成产品资产,构建起系统与商品之间的强联系;
通证经济建立的是新组织新产业协同关系,所有参与者认同共识的企业,并且利益相关;
通证经济形成的是消费闭环溯源链条,消费者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追溯验证并作出评价反馈,或推荐、分享,或投诉、举报等等,从而获得通证奖励。当消费者反映存在问题时,可以启动证伪程序,产地政府或第三方机构进行证伪,并在通证系统中进行惩罚。
所以,通证经济与单纯的区块链技术上链“证真”是有区别的,它的内部包含两套系统及情感价值:
溯源系统,基于区块链追溯系统的通证经济能够主要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相结合,将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与相关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查询过程有机联系起来,做到信息流与商流相统一,从而实现商品的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通证溯源是一种新的溯源形式,是对区块链溯源的升级迭代,中国市场将会开启一个全新的溯源防伪模式。
客观评价系统,在通证系统中,社区成员更关心商品的品质和可信,基于产品的数字可信标识对商品作出验证、判断,并可用通证来显示、调整、管理自己的信用度,通俗来说不是人为刷钻而是真实交易数据排名。
情感价值,从情感角度,因为消费者已经成为公司的股东,已经从传统的对立面转换为利益统一面。一方面,公司会出于对股东负责任的态度,竭尽所能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消费者也乐意消费自己公司的产品,并且还愿意分享给身边更多的朋友;另一方面,当企业面临发展的困境时,消费者还愿意主动站出来,与企业共度难关。